十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合肥创新“N 1”行动,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加快建设科技名城铺平了道路。
《条例》实施后,合肥将依法成为“科技名城”。
比如,今年3月召开的会议研究了合肥市科技中介服务行业协会的筹建方案;4月份的会议研究了合肥“科技大脑”平台建设方案;5月的会议研究了高质量新研发的管理;d机构在合肥,可转让科技成果的评估,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认定。
1家公司
近日,合肥“科力奇科技创新俱乐部”第十五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如期而至。现场,四个创新创业团队多维度展示了各自的项目情况发放融资等需求。与会投融资机构和产业孵化机构代表积极对接,对项目落地提出专业可行的建议。
合肥人才集团是此次路演的主办方之一。虽然是一家成立时间不长的公司,但在合肥建设科技名城的过程中,却肩负着重任。
如何服务好现有人才和企业,培育壮大规模,是摆在合肥面前的课题。
合肥人才集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集团有两大功能:一是人才服务,即打造贯穿“人才服务人才引进人才开发”全链条的一站式综合人才服务平台;二是科技服务,即以推进科技成果“三到位”为重点,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专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
可以说,合肥人才集团的成立,加强了合肥科技创新的要素保障。
正如他所说,在实践中,科技成果的转化离不开金钱的支持。往往一笔钱的有无可以决定工业化的成功与否。
为此,合肥用好“市长之手”,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统计显示,2021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174.1亿元,比2012年增长6.7倍;十年来,合肥市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从4%提高到14.2%。
同时,借助“市场之手”,不断引导信贷资金和各类资金加速流向科创企业。这从合肥本地法人银行3354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的动作就可以看出来。截至2022年8月末,该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和贷款户数较年初分别增长16.29%和19.42%。
在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的共同努力下,合肥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图为合肥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线。合肥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供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