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对欧元的担忧越来越大。
韩和元
欧元降至20年来的低点。 根据彭博新闻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欧元下跌了12.05%。 过去一年,欧元对美元的跌幅为15%,日前直接跌破1比1关口,创下近20年新低。 在欧洲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对欧元的担忧越来越大。
但与此同时,货币联盟的健康运行有赖于各成员国遵守严格的财政纪律。 因为货币联盟成员国的财政赤字有很高的偿还风险。 如果一个主权国家政府滥用财政赤字政策不节制,公债发行数量就会不断增加,长期的公债积累必然面临偿付风险问题。 如果公债负担过重,政府不能通过增加税收解决,只能赖账。 一般来说,政府希望通过间接偿债方法来减轻债务负担。 因为直接的借款会引起政治不稳定。 但是,一国加入货币联盟后,就会失去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权,也就失去了间接赖账的手段,直接赖账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作为货币联盟,一国的放贷行为所造成的影响显然不仅仅是该国,而是整个货币联盟。 这一点从希腊的债务危机中就清楚了。
但是,各国对财政纪律的承诺导致了两大矛盾。 首先,各成员国丧失货币主权后,财政政策成为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唯一宏观调控工具,但各国受到的财政约束又大大缩小了各国财政政策可操作的空间,难以履行促进经济增长的职能。 其次,欧洲许多国家是高福利国家,高额的社会福利支出倾向于超过各国的财政预算,特别是在经济增长衰退的时期,如果要严格履行高失业率导致的失业保障金支付总额上升会进一步加重财政负担的欧元区财政规则,就会面临削减福利支出的压力但在当前民粹主义政治格局下,从根本上改革福利制度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财政平衡目标也几乎不可能实现。 由此可见,区域货币一体化和高福利制度也是不相容的。 这是第二大困境。
第三个困境是强劲的欧元与美国经济运行体系不兼容,债务资源需求与美国利益不兼容。 我们知道,美国面临的债务问题不轻于欧洲,在背负巨额债务的大前提下,必须拥有相应的债务资源才能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 在美国,它现在拥有的这一优势需要加强。 但是随着欧元的诞生,美国的这一地位越来越受到挑战。 很明显,这种情况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 因为货币的主导权往往决定债务资源。 如果欧元变大,购买美国国债的人就会相应减少。 毕竟,欧洲各国也和美国一样,基本上是“依赖债务型的国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