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安居工程使1.4亿多人受益
有地方住,安居乐业
住宅是民生的要塞,民生的要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努力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以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作为全体人民居住的重要任务,为老百姓安居乐业。近十年来,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积极实施,住房公积金福利群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本来住在瓦房里,家家都很乱,拥挤,水电交通也不方便,外面土路下雨,到处都是水,坑坑洼洼洼。”一提到棚户区三十多年的生活,我就有了江西省宜春市宜阳新区大唐地区居民李丽华的感慨。
棚户区改造是加快经济发展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民心工程,也是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民生工程。宜春市坚持将棚子改为民,棚子改惠民,摸索整顿全市规划范围内的城市棚户区,近期建设安置屋。近十年来,完成了棚户区,拥有23.7万户2600多万平方米60多万群众完成了“外膜入楼”,搬到了装备齐全的现代化小区。
国民以居住为安逸。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历史上保障性安居工程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建设时期,累计投资14.8万亿韩元,建设各种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5900多万套,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要保证,超过1.4亿群众要安居。
进入浙江省义乌市科技创业园后,一栋名为“安丘青年社区”的宿舍公寓引人注目。作为义乌市人才开发集团和安信集团共同管理的第一个人才公寓综合体,因公园企业人才保护被邀请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等住房问题,有热情和梦想的青年正在扎根。
有住的地方,应该有更“住的地方”。
“本来是乱七八糟的东西,现在重新粉刷剥落的建筑物外墙,安装电梯多年,期待今年4月开工。”提到小区改造前后的变化,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千日花园小区的王爷爷称赞道:“焕然一新。”
千日花园小区有6座建筑建于1998年,去年惠山区认定其为旧小区,进行了改造。最近小区内无序的飞艇充电升级为充电桩,旧门锁和路灯一致更换,设施更加完善。“以前孩子们劝我搬家,现在安全整洁,他们放心多了。”王爷爷说。
据介绍,10年来,无锡市投入了45亿元以上的财政资金,共改造了661个约2790万平方米的旧小区,受益超过38万户。
有住的地方,有安居乐业。过去十年,从公共租赁住房到有保障的租赁住房,从棚户区到旧小区改造,从经济适用住房到共有产权住房,一项住房保障措施从“砖1瓦”落地,树立了数亿民众“居住的地方”的美好愿景。(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住房,住房,住房,住房,住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