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防洪排涝保障进一步提高。据统计,共治理中小河流111条,长度589公里,建成大型泵站——破湖东站。对迎江区瑶沟站易涝区6座排涝泵站,装机容量1.9万千瓦,马塘湖水库等中小型水库472座,破湖闸等大中型病险水闸7座进行了整治。完成长江重要支流治理工程一期工程,提高长江干流和支流防洪标准。
十年来,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农村水利保障进一步提高。全市建设农村供水工程3.35万个,覆盖全市1387个行政村428.51万人口,疏浚扩建塘坝50893座,疏浚整治农村沟渠河流3355条,新建加固小型水闸和引水堰485座,更新改造小型泵站41786千瓦,改造末级渠系78.03万亩,增加农村水电站装机容量34座
十年来,我们大力推进资源水利建设,水资源保障进一步提高。成功创建节水型企业46家节水型公共机构182家节水型住宅小区50个节水型教育实践基地3个节水型高校2所节水型灌区2个节水型园区1个,市县水利局全部建成节水型机关。
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水生态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采取水土流失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源涵养和保护等措施。先后在白洛河黄白河月丹河杨埠河等25条小流域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保护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开展武昌湖龙感湖等湖泊堤防清理整治和生态修复,打造秀美河湖生态安庆新貌。
“十年来,我市成功创建了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试点先行推进了林长制改革,形成了‘六个一’的林长制改革模式,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安庆市林业局局长周华斌介绍。
十年来,安庆市以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统筹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富民两大任务,建成木本油料特色经济林等高效林业基地118万亩。通过“企业合作基地贫困户”模式,42.6万人受益,其中贫困户10万人,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开发公益性岗位,聘请7694户低保户担任生态护林员,年人均补贴8000元以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庆坚持生态强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生态城市,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把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相协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安庆建设新格局。
十年来,安庆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历史性的变化。“十二五”末至2021年底,全市PM2.5平均浓度由5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3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10平均浓度从6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50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例由86.2%上升到88.8%;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第三。水质优良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