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光网北京9月28日9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交通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要发展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电池动力船舶等,加快LNG电池甲醇氢燃料等绿色动力核心技术突破,2030年全面普及内河船舶绿色智能技术。
内河船舶是在我国内河水域及河海交界区航行的船舶,主要包括客船货船工程船等。近年来,我国内河船舶的大型化标准化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但在绿色化智能化等方面,与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的生活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为了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的发展,《意见》优先开发绿色动力技术,智能技术研发ampd提出加快推进应用程序等。
具体地说,《意见》指出,积极稳步地发展LNG动力船舶。加快内河船用LNG发动机的迭代升级,完善纯天然气船用发动机产品谱系,发展机电混合动力技术,加强甲烷逸出和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加强LNG动力系统集成和优化设计,致力于将LNG动力技术应用于沿海长江干线西江干线京杭运河等重载2000吨以上货船工程船等。
加快电池动力船舶的发展。加强船用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等技术集成和优化,推进高效节能电机电力系统联网船舶充电更换等技术研究,提高船舶电池动力总容量和安全性能,重点推进纯电池动力技术在中短途内河货船滨江游船库湖区船舶等领域的应用。以货船为示范点,开展标准化箱式电力交换技术研究与应用。
促进甲醇氢气等动态技术的应用。加快船舶甲醇发动机开发,减少甲醛等非常规污染物排放,提高船舶甲醇燃料电池的功率范围和燃料转换效率,将甲醇动力技术应用于货船等领域。加强船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氢储存系统充电系统等技术装备的开发,将氢燃料电池动力技术应用于客船等领域,鼓励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产生的氢气。
加快安全环保智能技术的应用。降低船舶安全风险和船员劳动强度,加快船舶航行停泊货物装卸机舱设备监控快速充电等智能系统设备的开发,推动其在航行环境复杂水域船舶上的应用。提高船舶能效,减少污染排放,加快运营管理航线优化智能机舱排放监测数据传输等智能系统设备的开发,推进长江干线西江干线等大型货船客船的应用。
推进新一代智能航行船舶技术研发应用。加强新型数字智能海洋装备研发,开展基于5G网络的"岸基驾驶控制船队监控"船舶导航新模式研究,致力于突破船安协同下的远程驾驶技术和避碰技术,提高船安通信能力和安全水平。研究在航行秩序好船舶交通密度适中的骨干支线区间客船货船上率先实施长距离驾驶系统技术的示范示范示范。加强智能船舶的前瞻性技术部署,探索自主航行船舶的发展,推进内河航运的创新和发展。
《意见》要求,到2025年,液化天然气电池甲醇氢燃料等绿色动力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船舶装备智能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内河船舶绿色智能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绿色智能内河船舶设计建设支持和运营企业,建立符合不同场景要求的标准化系列化船型集团,在长江西江京杭运河和闽江等代表性地区实现示范应用,形成可复制可扩展的经验,初步构建良性可持续的产业生态。内河船舶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
到2030年,内河船舶绿色智能技术在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商业模式等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标准化系列化的绿色智能路线实现了大规模建设,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大幅提高,初步建立了内河船舶现代产业体系。
发表评论